《古代只有“易子而食”吗?那比我们的想象更加惨烈 》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368字
¥买断价格: 18.56
每百字¥ 1.36
我们以前都看到过古代有“易子而食”的故事,或者自己的长辈,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爸爸妈妈辈的教育我们珍惜粮食可能也会说到这样的事。还有老师什么的可能也会给我们普及这方面的历史。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故事而已。 知道这样的事后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想,为什么流传下来的都只是”易子而食”,难到没有其他的吗?比如吃自己的妻子或者妻子,或者其他人。为什么偏偏只有这一个词语流传广泛?我们今天就简略的说说历史上这样的事情。 其实历史上不仅仅有“易子而食”这样的惨事,“夫妻相食”也是有的,举个例子就是:“元祐三年(1088年)秋,山东大饥,兖州民夫妻相食。”不仅仅如
此,还有例子可以看到:“1529年(明世宗嘉靖八年)夏季,深州、宁晋、井陉等县大旱,又闹蝗灾,终于导致民相食。“父食子、夫食妻者不可胜计”。万历五年进士陈登云在山西,岁大饥,晋人以木皮草根杂土为食。中州饥馑最严重,“父食子,夫食妻”。”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饥荒的时候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被吃,追根揭底还是弱肉强食,那时候的人们都饿红了眼,每个人都想要活命,可是没有粮食,没有其他的东西吃,那么只剩下人可以吃了。从伦理的角度来讲,“易子而食”流传甚广的原因应该是因为人们对于子女非常看重,有一句话“虎毒不食子”就是说能够狠下心让人吃自己孩子可以突出当时饥荒的严重,堪称人间地狱。 还有一个例子:光绪年间,山西八十余州县闹灾荒,尤以高邑(高平)为重,卖房买粮而不得,“极贫之户,饿毙闻阙,席卷孔多。且又有杀子女,以省米食,更有父食子,兄食弟,夫食妻,妇食夫。婴儿、幼女,抛弃道旁,遍野填巷,惨不忍见。”至于为啥婴儿幼女要弃在道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