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无能为力的“恶钱”,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钱荒”事件》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2582字
¥买断价格: 34.8
每百字¥ 1.35
浅谈货币发展历史,分析魏晋南北朝的货币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上承秦汉文明,下启隋唐盛世,处于古代两个发展程度较高的封建王朝之间。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局面的打破,以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之景象。另一方面实物货币在经济流通中始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维持最基本流通需求的同时也制约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并且实物货币的质劣化现象也是当时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因其具有种类繁多、币制混乱、流通倒退等显著特点 从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轨迹看,魏晋南北
朝承接了秦汉王朝的历史文化,虽然该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分裂的漩涡中挣扎,但大一统的理念并没有断绝。西晋王朝昙花一现般的短暂统一虽然没有能够逆转十六国和南北朝大分裂的历史趋势,但对于传承和维系中国大一统的民族意识却具有重要意义。 五铢钱 在人类社会进入金属货币时代后,实物货币笨重和易损耗等弊端在金属货币的映衬之下愈发明显。金属货币再怎么恶化,至少还可以被政权“坏以为铜,入官”使用价值较之金属货币更容易变弱甚至丧失,附着在其上的货币属性自然也随之更快地趋弱和流失。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恶钱”泛滥导致的钱币系统的长期不稳,实物货币进入了异常活跃期,上述弊端亦在社会流通中反复上演。 东晋疆域图 东汉社会长期存在的铜钱减重现象导致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董卓铸小钱的恶劣行径又加速了汉末货币经济的崩溃,商品经济由此转向低谷。“恶钱”泛滥虽然一定程度上有着缓解“钱荒”问题的积极意义,但更主要的影响是造成了货币系统和经济秩序的长期混乱,并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