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越南的兴衰史》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925字
¥买断价格: 23.2
每百字¥ 1.21
汉字传入越南的历史也是颇为悠久,在越南的兴衰历史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汉字在越南的兴衰沉浮,也算是从另一方面诉说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恩怨情仇。在从古至今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简而言之,它既受到越南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又与当地人对汉字的态度息息相关。 1. 汉字开始在越南传播 从现在中越两国的现存的相关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和中国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如:神农、颛顼、舜、禹等南至交趾或南访交趾的记录,从这些记录可以反映出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中国和南方交趾地区都已经有了某种十分神秘的联系。民族有交往,语言就有接触,
但是由于两地的语言差异太大,无法互相口头交流。但是通过相关文献的记载证明,当时的越南人民已经对中国语言汉字有了基本上的了解。 所以,先秦时期是交趾地区人民接触中国语言汉字的初级阶段。此历史时期,中国的文字书写形式尚未统一,影响也非常有限。现代越语中有些汉语借词仍然保留着上古汉语的读音就是证明。但是,像这样的借词在越语中为数不多,而且也不成系统,这也证明当时汉语汉字传入尚属初期阶段,对越南社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2. 汉字在越南传播开始成系统的发展。 秦汉经略岭南之后,在封建体制的推动下,汉字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秦朝虽然国祚短暂,未能在象郡地区推广文教。秦亡,南海尉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为了巩固其割据政权,赵佗便在南越,推广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教,使得汉字在南越有了初具规模的传播和发展。 两汉时期,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有了新的变化和途径,将政治斗争的落败者和罪人,流放到交趾,对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有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