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不被黑锅,还世人一个巴掌!》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327字
¥买断价格: 23.2
每百字¥ 1.75
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不被黑锅,还世人一个巴掌! 对于赵括,当谈到这个人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其实他只是一个架子,对于书本上记载的文韬武略也是不存在的,但是事实却给很多人打了一一巴掌。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之前的一场战役里面,赵括的处境很惨。在此之前流传的,他饱读诗书,军书。廉颇老矣,守城有余,冲劲不足。在当时赵王无奈之下,命令赵括为主帅,对抗秦军。这个时候的赵括20岁,在20的他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世面。但为了整个国家,赵括还是担起了拯救国家兴亡这份责任。 其实在赵国被围堵的时候,至于谁却当这个主帅关系并没有这么大,相反,而这场战役,却关乎着整个赵国的生死存亡。
在当时的赵括手下虽有精兵,却没有粮草供应。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在一直以来都是确切的。但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20岁的主将,硬生生的守了20天,所以我们从这里看,并不是无能的。甚至是强大的。 在当时看来,如果赵括投降,带领一支军队的他,反而可能受到秦国的重用,但是爱国主义强烈,男儿当四方。但赵括依旧奋力拼杀,最终被乱箭射死。至此,赵国一蹶不振,秦国则势力大涨,一举收复其余诸侯国。 其实在后人看来这场战役的失败是赵括的责任。很多人认为那个时候的赵括才学疏浅,才让赵国二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其实,这只是大家的误解,赵括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无能将领。作为名将之子,赵括同样有着很高的才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赵括的一生。 很多人了解赵括,只知道他纸上谈兵。却不知道,赵括从小出身书香门第,母亲是大家千金,而父亲则久征沙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被家族寄予厚望,也在赵国声名鹊起。赵括也没有辜负这些人的期望,在他小时候就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