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找文档
  • 找文档
  • 约写手
  • 找需求
搜索

《古代的硬通货“碎银两”的价值到底有多高?来看看碎银在古代的发展历程!》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338字 ¥买断价格: 20.88 每百字¥ 1.56
有人曾质疑碎银两在古代市场中的真实性以及实用性。那么碎银作为一种硬通货,在古代难道每个百姓都拥有很多吗?而这碎银是生产出来的,还是被人为加工的?碎银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从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古人用碎银子支付的场景,古代的白银是平时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规格从一两到一百两不等,但那只是银元宝的价值,普通的日常消费几乎不需要如此大面额的货币,因此碎银子成了最广泛流通的货币。 白银在明清年间,才真正成为法定货币,但官方发行的白银货币“银锭”,基本都是大个儿造型。明朝时的“船形银锭”,中期以后在市面上越用越多。但这种银锭最小额也有五两,碰上日常小额交易,就需要本文来自:小马文库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古代的硬通货“碎银两”的价值到底有多高?来看看碎银在古代的发展历程!,链接:http://www.xiaomawenku.com/contentBank/article_detail_15542.html剪开使用,于是就有了“碎银子”。 当时剪碎银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夹剪”,这种铁制工具形状和剪刀相似,但没有剪刀的锋刃,常用来在交易时剪银子。放在《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里,也是“出镜率”极高。另外还有锤子和凿子,把整个的银锭砸成几块,成了我们熟悉的“碎银子”。 那怎么判断碎银子的重量?明清年间有经验的店铺伙计,通常都练出这手艺,一块碎银子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斤两。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带着称碎银专用的戥子,这是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为一厘,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甚至药铺买药时,也通常用它来称量药材重量。是为明清年间老百姓常用器具。 不过,放在明清年间,白银到底还是贵重物品,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时,白银价格更是飙升。清初一两白银最低时,可以兑换七八百文铜钱,而到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以《林则徐集》里的估算,已经暴涨到一两白银兑换一千七百文铜钱。 所以用“碎银”时,也是越剪越细,甚至还出现了更小的“银角”,袖珍的一小块,也能

相似文档文库推荐 换一批

分类: 原创度: 价格: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回到

顶部

  • 写手(0)
  • 文档文库(0)
  • 营销账号(0)
您还没有登录, 后可看到更多内容
已选写手0
  • 已选文档文库0
    0
  • 已发布
    /0
  • 未发布
    /0
已选账号0
  • 0
  • 0
  • 0
一键清空 全屏显示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