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兄夺权的宋太宗,为何会让烛光斧影变成了千古悬案?》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406字
¥买断价格: 20.88
每百字¥ 1.49
宋太祖赵匡胤可谓是一个足以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征战于中原大地,最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随后开创北宋王朝,再次统一了中华民族的领土。这样的功绩是足以和秦始皇比肩的。 但这位宋朝开国皇帝,在登基为帝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洪福齐天,而是在刚好到中年,五十岁的年纪时,就驾崩西去,死的时候还是非常地突兀,连遗憾和皇位都没有下文作为交代,辛苦了半生打下的江山,最后竟然成为了无主之物。 赵匡胤的死因,也是历史中被论及千古的悬案,史称“烛光斧影”,而这件典故中,还设计了一个重要的嫌疑人物,既是后来的宋太宗,也是当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公元976年,这是赵匡胤坐在天子之
位的第十七个年头。10月19日的深夜,赵匡胤传唤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进来皇宫饮酒,这夜兄弟两人在室内畅谈畅饮,但内容也不为外人所知。在两人交谈的过程之中,皇寝外有宫女看见烛光映得两人身影摇曳,动作夸张,似乎是在争斗些什么。 而后赵匡胤还拿着斧头戳着地面,再之后两人便结束了谈话,赵光义也离开了皇宫。但当到了这个夜晚的四更,宫内就传出了宋太祖驾崩的噩耗,此时宫内大乱,晋王赵光义在听闻此消息时,还佯装悲伤,号称和兄长相谈甚欢,却发生了这样的结果。但有心阅读史记的人都会发现,这里赵光义的说辞和之前宫女所描述的都不同,也算是后来赵光义没有处理好的漏洞吧。 可赵光义以雷霆之势控制了当时的宋皇后,宋皇后本想立即召见儿子秦王入宫,夫位子承,可终究就是晚了一步,被赵光义先发制人,宋皇后见状只好认命,也承认了赵光义夺权成功的事实,说出了从此之后,母子两人的性命就交到赵光义的手中了。 谋杀夺权一气呵成,宋太宗再之后还让大量的史官文官用大量的文字来掩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