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综述 ——基于程式化弊端和形式化弊端研究》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707字
¥买断价格: 29
每百字¥ 1.7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综述 ——基于程式化弊端和形式化弊端研究 教育是兴国之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未降低。具体而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优化随时代的变换不断地做出调整。当然,语文学科也比例外。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教育一直致力于语文学科问题的解决上,随之体现在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中。虽然这些努力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也伴随着弊端。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也不是全面的。此外,许多的学者对于语文学科问题的研究紧紧只浮于现象的表象,并未深入去探究引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言 近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8)版》的有
关情况。新课标的的从语文学科性质,课程设计,课程理念等多方面做出调整。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了新高考政策,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语文从原本的 150分提升到180分。【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提到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等内容。【2】可见“得语文者得天下”,这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但是,自新课改以来,语文学科虽作出许多调整,但其教学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语文课堂程式化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基本都围绕大纲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中的语言知识,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古文、诗词理解障碍.【3】 但是,随着实践的推移这样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大的弊端。一方面是课堂形式的程式化,也可将其理解为模式化。许多学校都总结出也特定的教学模式在本校教学中推广,甚至一些模式影响全国。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