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拒绝外强的侵入》
分类:
原创度:
信息量: 1182字
¥买断价格: 11.6
每百字¥ 0.98
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拒绝外强的侵入 18世纪的中国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形成明显壁垒,拒绝与外界接触,拒绝与外界做生意。此时正是西方列强崛起、海外扩张时期,他们渴望与外界做生意,获得外界的资源。但是,偏偏在中国这里没办法达成。大清唯一对外的窗口是广州,这个港口受到少数人员控制,不允许大量西方工业产品流入中国市场。当然,西方又需要大量的中国物品出口,比如茶叶、陶瓷等,这样必然造成贸易巨大差异。 英国想通过工业产品跟大清交换这些必须物资,但是工业产品在当时的大清没有市场,需求量很少,导致大量银两流到大清。英国人很精明,他们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扭转这样的差距,否则他们到海外扩展的目的就丧失了,贸易无法赚钱,他们国内对执行贸易人员就会不满。 为了扭转这个情况,英国开始向大清境内大量销售鸦片。鸦片在国内称为“大烟”,是一种有强烈麻醉功能的易上瘾药物。刚开始时他们发现鸦片在国内供不应求,慢慢加大了销售量。后来,他们在殖民地印度建立鸦片种植区,强迫印度人民种植鸦片,然后大量输入大清境内。通过鸦片,英国在大清的贸易中开始赚钱了。 刚开始时,大清政府就意识到这种药物的危害性,下政令进行禁止。但是英国侵略者没有就此放弃。他们通过贿赂及利用吸食者对于鸦片的依赖性,还是非法得从事这项工作,将鸦片源源不断送到吸食者手里,将他们的家产吸光。很多上瘾的国人不顾家庭情况,变卖家产得获得鸦片,只为
解决中断吸食的那种痛苦。但是,家产总有卖完的一天,他们终将会因为买不起鸦片而做出极端的事情。妻离子散、社会败坏,鸦片给社会